近日,《经济日报》青岛记者站站长刘成到访青岛蓝谷,就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方面的典型企业和经验进行采访,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理事长刘耀昌受邀参加,接受此次采访的还有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宇。
(《经济日报》记者站站长刘成对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理事长刘耀昌进行采访)
青岛记者站站长刘成首先对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理事长刘耀昌进行采访,内容从科研高度、产业深度、辐射广度三个方面展开。所采写的稿件已经刊登在5月初的经济日报,名为《青岛“海洋名城”的“三个维度”》其中这样描述:当谈到海燕号时,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理事长刘耀昌告诉记者:“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最深的潜水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了世界纪录,并且创下了连续工作119天,续航里程2272.4公里等新纪录。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天津大学水下滑翔机研发团队,经过16年的技术攻关,终于在这一领域实现了突破。“水下滑翔机可以深潜到8000米级,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观测方面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将引领中国在深海无人装备方面的发展。”
通过此次采访,《经济日报》记者站站长刘成给予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高度评价。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理事长刘耀昌表示,将继续发挥科研机构优势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供稿人,校稿人:王晓龙)